2025年03月10日 第9期/总第813期

合菜面

来源:江夏报 2025年03月10日 版次:4

◇ 刘小平

湖泗街位于江夏区东南部,地处江夏、大冶、咸宁三县市交界,素有“一鸡唱响三地和”之说。因地域偏远、交通闭塞,其乡风民俗自成一派,被江夏人戏称为“湖泗国”。

汪曾祺曾言:“四方食事,不过一碗人间烟火。”如果你来湖泗作客,纵使餐桌上摆满七菹八珍,也少不得一盘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——合菜面。

合菜面,又名伙菜面。伙菜,顾名思义是将各色食材合在一起,汇于一锅。它是湖泗人酒席上的第一道菜,其来历可追溯至四百年前的一段民间传说。

明末辽东经略熊廷弼,字飞白,号芝冈,官方记载他出生于纸坊。湖泗人笃信其祖籍在湖泗,因熊姓是湖泗大姓,乡民世代尊称他为“熊芝冈”。

彼时,熊芝冈因辽东战事与朝堂党争牵连,暂归故里武昌府,发起修筑了四邑公堤、五里堤、南堤、官堤等。见梁子湖南岸水患严重,百姓忍饥挨饿,民不聊生,熊芝冈心生一计:邀楚王南巡,暗中命人在他路过之地用麦芽糖写下“江夏无麦粮”五个大字。须臾,蚁群循蜜而来,竟密密麻麻地将糖迹围成了五个黑漆漆的蚁字。

楚王见状,悚然失色,脱口念出:江夏无麦粮。熊芝冈顺势谏言:“此乃天示江夏灾情,王既开金口,当减赋赈灾。”楚王听后,深以为然,免除了武昌府两年税赋,并拨付物资钱粮赈济灾民。

乡民感念熊芝冈大恩,想宴请他,无奈家徒四壁。于是,东家凑一把珍藏的面条,西家翻找出半包苕粉,妇人寻来几块风干的豆腐角,老者颤巍巍捧来一碗陈年卤汁。大家将苕粉和豆腐角泡软,把面条炒熟,然后用菜籽油炝锅,加入卤汁合在一起爆炒,待锅底起了金黄的锅巴,再撒一把葱花,便成了一盘风味独特的“百家菜”。

熊芝冈品尝后赞不绝口:“此菜色泽金黄,香飘四溢,油而不腻。既然这道菜的食材是大伙凑的,合在一起成就的美味佳肴,那就叫它‘合菜面’吧!”

从此,合菜面便在湖泗流传开来。四百年来,无论是家宴待客,还是婚丧酒席,纵是山珍满桌,也难以撼动合菜面“第一菜”的地位。

湖泗人吃合菜面还十分讲究热闹、祥和的气氛。村子里不管哪户人家做这道菜,提前几天,主妇就开始邀约左邻右舍来自家品尝。锅灶边、圆桌上,前来的食客越多,主家越欢喜。“吃不穷,穿不穷,不会算计一世穷。”在吃食上,湖泗人从不吝啬,不会关起门来吃独食。尤其是合菜面,这道渗透着苦难的菜品,须大伙儿一起笑着抢吃才够滋味。

而今,厨房里的调味料越来越精致,合菜面的做法也越来越讲究。地道的合菜面需提前准备鱼肉卤汁,佐以十三香、鸡精、味精、胡椒,加热后放入炒得焦香的面条、豆腐角丝,用温情的小火慢慢烹煮。待袅袅蒸汽携着浓郁的香气溢出,再加入泡好的苕粉丝猛火爆炒。起锅前,撒芹菜、香蒜增香,用老抽上色,生抽提鲜。一盘端出,面韧粉滑,不仅有蔬菜的清甜,还有鱼肉的鲜香。这样一道无论颜值还是口感都无可挑剔的美食,教人顾不得仪态,只顾举箸如风,大快朵颐。

“花径不曾缘客扫,蓬门今始为君开。”昔日杜甫笔下蓬门待客的赤诚,如今化作市井喧嚣中一盆热气腾腾的合菜面。江夏食肆里,描金瓷盘托着时令鲜馐,唯独这道菜仍用大盆海碗盛放,固守着四百年不变的实诚秉性。

合菜面不仅承载着湖泗人“苦中作乐”的生存智慧,也彰显着他们朴实坚韧、团结奋勉的灵魂品性。


版权所有:江夏报报业集团  鄂ICP备2022002693号-1